DB5301∕T 116-2024 地表水水质恶化倒查技术规范(昆明市)
ID: |
E923FE44126E407200950A28EFDF5900 |
文件大小(MB): |
0.6 |
页数: |
1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13.060.01,CCS,Z 10,5301,昆明市地方标准,DB5301/T 116—2024,地表水水质恶化倒查技术规范,2024 - 11 - 01发布,2024 - 12 - 01实施,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301/T 116—2024,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原则 1,5 初步倒查 1,资料收集 .2,污染特征分析 2,确定倒查范围 2,成因初判 .2,6 水质调查监测 .2,一般要求 .2,断面设置 .2,监测指标 .2,监测频次与时间 .3,采样与监测方法分析 3,监测数据分析 3,7 污染源调查分析 3,污染源调查 3,污染负荷核算 4,污染溯源 .4,8 成果编制 4,附录A(资料性) 地表水水质恶化成因初判工具表 .6,附录B(资料性) 污染源排放状况调查内容 .8,B.1 入河排污口调查 .8,B.2 工业源调查 8,B.3 污水处理厂调查 .8,B.4 城镇生活源调查 .8,B.5 城市面源调查 8,B.6 农业农村面源调查 8,附录C(资料性) 污染负荷核算计算方法 9,C.1 污水处理厂 9,C.2 工业源 9,C.3 城镇生活源 9,C.4 农业农村面源 10 I,DB5301/T 116—2024,C.5 城市面源 .11,C.6 入河量核算 12,参考文献 13 II,DB5301/T 116—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雪、付潇华、何佳、朱启凤、支国强、王燕彩、周鸿斌、张英、闻睿、吴见珣、常益蓉、董蕾、谢坤、张坚、贾付权、张帆、赵敏,III,DB5301/T 116—2024,地表水水质恶化倒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表水水质恶化倒查的一般原则、初步倒查、水质调查监测、污染源调查分析、成果编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水质恶化原因的排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014-2021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HJ 2.3-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6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1313-2023 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溯源总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控制断面,用于反映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监测断面,[来源:HJ 91.2—2022,3.12],地表水水质恶化,地表水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出现水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地表水生态环境功能的现象,4 一般原则,当地表水控制断面水质出现超过水质目标,或水质类别下降、汛期水质异常,或其他需启动的情形时,应启动水质恶化倒查工作,地表水水质恶化倒查主要步骤应包括:初步倒查、水质调查监测、污染源调查分析、成果编制,5 初步倒查 1,DB5301/T 116—2024,资料收集,应收集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区域水系图、遥感卫星影像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排水系统图等图件;,b) 超标断面及其上下游近5年来水质、水文监测数据;,c) 区域污染源普查、排放源统计、排污监测、排污许可证登记等数据;,d) 断面所在河流过往调查形成的入河排污口历史资料,污染特征分析,根据已有的监测数据,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时间及空间变化规律。根据污染物类型,对比GB 3838-2002中规定的各类水质目标所对应的标准限值,区分常规指标和特征指标超标情况(本文件提及的“超标”均应依照此方法界定)。从污染发生时段区分长期污染、短期偶发或间歇性污染事件,从污染空间变化情况研究沿程污染浓度变化,确定高值区,确定倒查范围,根据已有的资料和数据,分析超标断面的污染特征和叠加情况,划定倒查范围,a) 若水质恶化断面存在主要污染物叠加情况,倒查范围界定为该上游断面至目标断面间的汇水区域,b) 若上游断面没有污染叠加情况,且上游断面存在水质超标情况,倒查范围应扩展至上游断面汇水区域,成因初判,在已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主要污染源情况,并根据超标污染物种类、污染时段、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水资源保障情况等,参照附录A给出的污染来源及成因初判项点,初步判断导致断面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6 水质调查监测,一般要求,若已有的历史监测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不能满足污染溯源倒查工作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质专项调查监测,断面设置,6.2.1 对恶化河段干流加密布点,宜在下列断面进行加密,可根据倒查需要确定加密布点数量:,a) 在干流上游设置分段监测断面;,b) 主要支流汇入口上下游监测断面;,c) 主要污染源汇入口上下游监测断面,6.2.2 对恶化河段的支流进行加密布点,应覆盖倒查范围内所有一级支流,必要时宜覆盖二级支流,断面位置应设置在能反映支流水质并临近干流的位置,6.2.3 对倒查范围内与水质恶化断面污染特征有关联的主要入河排污口应设置监测断面,……
……